7000万乙肝九成未治疗?肝脏很“沉默”,3类人需重点筛查
据新闻报道,目前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000万例,其中近九成未得到治疗。
乙肝早期感染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许多人因疏于治疗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解释,肝内没有痛觉神经,只有在发生严重的肝脏疾病导致肝脏肿大牵动肝外膜或者周围组织时才会感到肝区疼痛。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2013-2016)
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主席(2017)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生所长
第二届羊城好医生·羊城名医
肝脏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
侯金林教授表示,因为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是静悄悄当中被病毒感染。
从婴幼儿开始感染,虽然没有症状,但最终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
乙肝由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较慢,往往易被忽略。
在临床上,乙肝病毒感染后可长期存在。
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直到发生了严重的肝脏病变才发现自己感染了乙肝。
乙肝患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最后危及生命。
数据表明,我国80%的肝癌和乙肝相关。
中国差不多每年有40万肝癌患者,广东省每年约有3万肝癌患者,超过80%-90%肝癌患者是乙肝相关肝癌。
80%患者到医院就诊为晚期肝癌,转移到门静脉或全身其他地方。
晚期肝癌后,治疗费用巨大而且无法治愈。
如果是早期的小肝癌,无论是手术切除、消融、冷冻,都可把肿瘤治愈。
当有症状觉得疼痛才看病往往为时已晚。
因此,乙肝的主动筛查非常重要。
每年都体检,为何查不出乙肝?
普通体检并没有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定量、肝脏炎症活动和程度。
现在体检的套餐有许多,有的甚至高达上万元,但这些体检项目并没有把乙肝的检查纳入。
广东地区乙肝病毒感染阳性患病率,孕妇达到6%以上,男性约7%。
但来就诊的人不多,只占总患者的1/7-1/8,大部分是没有诊断出来。
侯金林教授呼吁:
应当把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增加到常规体检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更应有独特的“套餐”,进一步评估肝炎活动程度、纤维化的程度、患肝癌的各种风险程度,真正把体检服务于病人,而不仅仅是把体检作为商业性、盈利性的项目。
随着社会普遍认知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家对乙肝的传播途径等知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没过去那么歧视乙肝病毒感染者。
侯金林教授提倡各大体检项目增加乙肝、丙肝的筛查,尽早把潜在患者找出来,尤其是变成严重的肝病前检出,尽早给予积极管理和规范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做乙肝筛查?
对于风险高的人群而言,筛查乙肝很重要。
侯金林教授指出,这3类人群应重点筛查。
首先要加强对孕妇的乙肝筛查。
因为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孕妇乙肝的感染率达6%。
国家的艾梅乙计划——中国每年1500万育龄妇女或妈妈要筛查艾滋病、梅毒、乙肝,平均每年筛查出80万到100万乙肝妈妈。
其次,对家内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建议重点筛查。
因为乙肝有家庭聚集特点,因此家族有乙肝感染者的人群,其阳性率很高。
最后,医院的手术病人,或曾有输血、吸毒、纹身、拔牙等经历的人群,建议也做乙肝和丙肝的筛查。
此外,肝炎患者或其他因素引起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评估,对于这类肝癌高风险的人群,要早期预警、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责编:苏婷
通讯员:邓淑云
今日话题
哪种途径不会传播乙肝?(多选)
A、握手 B、蚊虫叮咬
C、性行为 D、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