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林丹因体能和伤痛退役,这些运动伤普通人也得防
今天,37岁中国羽毛球名将林丹宣布退役,告别国家队,无缘第五次出征奥运会。
林丹发文称,由于体能和伤痛已不再允许自己和队友并肩作战。之后的日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也会去寻找新的“赛场”。随后,中国羽毛球队发文回应,林丹已提交正式的退役报告,考虑到林丹的个人意愿与他目前的实际状况,中国羽毛球队同意了林丹的退役申请。
林丹微博截图
林丹是目前唯一一位完成双圈全满贯的羽毛球运动员。此外,林丹也帮助中国羽毛球队六度拿下汤姆斯杯冠军,5次捧起苏迪曼杯。在其职业生涯中,他共获得66个国际大赛的男单冠军。
林丹将退役原因归结为“体能和伤痛”,37岁的他已经过了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巅峰阶段。
林丹的妻子谢杏芳曾透露,林丹一直都有甲沟炎,曾多次复发,也曾经造成林丹多次退赛。
2013年,林丹也曾因为左肩肌肉拉伤退赛。
2014年,林丹在微博上发了自己膝盖抽积液的视频,当时右膝的伤势是创伤性滑膜炎,虽然是新伤,但却是常年比赛劳损所致。在受伤之后,膝盖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积液。
细数数,林丹的运动伤可真不少,滑膜炎、肩部肌肉拉伤等等,从运动损伤发生的流行病学统计结果看,普通人球类运动导致的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都比较高,打球护好膝非常重要。
羽毛球、篮球、网球等之所以容易伤膝关节,主要是因为在完成起跳、落地缓冲、急停、蹬转变向等动作时,膝关节处于半屈曲、旋转体位。进行这种复合动作时,膝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弱,易导致膝关节出现过度的内外翻或内外旋;髌股关节面之间也会发生“不合槽”运动,易发生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如韧带、半月板撕裂或髌骨劳损等。
运动员要发掘人体自身的最大运动潜能,就必须通过较大的运动负荷来刺激机体,在不断突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伤病。普通人虽然运动水平与运动员差距较大,但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运动员要差,在比较激烈的运动中,同样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
打球时如果膝盖受伤了多数会有皮肤发红或青紫、肿胀、伤部发热、疼痛、伤部压痛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一旦膝盖受伤,记住“大米”(RICE)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冰敷效果最为明显,可以预防肿胀、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弱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如果肿痛比较明显,需要送医院治疗。
平时注意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及协调能力的锻炼。比如:常做靠墙半蹲、坐位伸膝、负重蹲起、弓步蹲起等动作,可以提高关节的力量;单脚站立做挥拍的动作可以练习膝关节稳定性。
另外,打球对场地、防护等都有要求,不要长期本地面较硬的场地(如水泥地)打球,最好佩戴护膝等护具。(编辑: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