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起国内首个危化品动态监管平台

网络 2019年12月25日 20:53

今年1到11月,广州危险化学品行业一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数量和去年一样维持在低位。作为华南工业制造中心,全市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接近3000家,安全生产任务繁重,为了防患于未然,广州建立起全国首个危险化学品动态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已接入3241家涉危企业(记者注:涉危企业统计口径比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更宽,故数量更多),实现危化品“来源可循、去向可循、全过程可控”的全链条管理。

现状:黄埔南沙是危化品集中区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危化品企业具有量大、点多、面广的特点。据统计,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2940家,其中生产企业98家,储存企业55家,陆上加油站590家,危险化学品纯贸易企业2011家,重大危险源单位56家。

从时间上来看,广州的危化品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与两年前公布的数据相比,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从124家降至现在的98家,重大危险源单位从84家减少至56家。

从空间上来看,拥有化工区的黄埔、南沙是危化品企业的集中区。其中,98家生产企业分布情况为:白云区1家、黄埔区34家、花都区11家、番禺区3家、南沙区19家、从化区8家、增城区22家。56家重大危险源单位分布情况为:白云区4家、黄埔区20家、花都区番禺区2家、南沙区22家、从化区2家、增城区6家。

投入3000万营建危化品动态监管平台

如何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广州市投资近3000万元,营建了全国首个危险化学品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危险化学品按照“来源可循、去向可循、全过程可控”的全链条管理,受到应急管理部和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充分肯定。目前已组织开展培训38场次,共计培训各类涉危企业4721家次、5178人次。

平台以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为基准,以涉危企业和涉危运输车辆为监管着力点,结合企业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等数据的自动核算和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等方式,实现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废弃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监管。

怎么运作?动态跟踪危化品“从生到死”全过程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以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和编制广州市危险化学品监管一张图一张网,其中包括:企业分布一张图、危化品分布一张图、运输车辆一张图、应急救援一张图、在线视频一张图、综合监管一张图,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共通、监管方位无死角、监管过程全记录的综合体系。

平台利用手机APP,通过运输司机与源头企业进行装/卸货相互确认,运用车辆GPS跟踪运输轨迹,实现广州市辖区内车辆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广州市与外市外省之间的危险化学品流量与矢量的实时动态管理。

对于重大危险源,平台在企业端设置前置机进行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对企业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以及重大危险源周边气体浓度信息等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同时自动采集实时报警数据、自动形成预警信息推送、自动记录企业隐患信息引导企业整改跟踪预案,并进行预警风险研判,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在线实时监控。

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设置危化品运输车辆禁、限、控区域,利用车辆定位信息实时监控运行线路,对进入禁、限、控区域车辆及异常停放车辆进行风险管控;同时利用企业三维全景及在线实时视频信息,进行风险管控。

在应急救援方面,通过整合应急队伍、专家、物资、避难场所、脆弱目标、医院、卸载点、仓库等资源信息组成了应急资源一张图,引入危险化学品气体扩散模型和爆炸模型形成事故模型应用,利用无人机的实时现场视频档案发送和社会视频实时档案发送,并结合应急预案库,实现应急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指挥调度功能。

运行数据:接入3241家涉危企业

目前,广州市危险化学品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已接入涉危企业3241家,其中生产企业98家,经营企业1561家,使用企业1291家,烟花爆竹企业164家,运输企业110家,车辆统计共1957辆。口岸企业19家,民爆企业3家,废弃处置企业25家,城镇燃气企业67家,油气长输管道企业9家。重点监管企业共280家,其中重大危险源企业56家,重点监管化工工艺企业12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117家,涉氨企业46家,剧毒化学品101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天研 通讯员 穗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天研、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

趣生活©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企业 危险化学品 危险源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