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菜篮子”怎么选菜?记者探访“威宁苹果”出山…
经过这里的清洗、分拣、包装,“威宁苹果”身价大涨,批发价达15元/公斤、20元/公斤……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电商平台上,海升威宁苹果成了抢手货,起订量5000公斤,依然订单络绎不绝,这些来自贵州大山的苹果就被摆上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中高端超市的货架上,销售火爆。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的地方。12月4日,番禺区组织媒体采访团来到威宁采访,实地理解一颗苹果的致富经。
“威宁苹果”为何能够身价大涨呢?记者深入采访了它走出大山、闯入大湾区市场的故事。
厉害!一小时分选苹果达10吨
地处黔西北、乌蒙山腹地的威宁自治县,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0至12℃,光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由于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基地种植的苹果颜色红、品相好、含糖高、口感佳。
目前,威宁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涉及农户约12.1万户,其中覆盖贫困户约2.4万户10.3万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继马铃薯、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并逐渐成为助推群众有效脱贫的特色优势产业。
记者来到威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苹果分选作业区,红彤彤的苹果在档案发送带上,进行自动化清洗分选流程,通过自动拍照测色等程序,将苹果分成不同等级,档案发送带分别输送到各个包装平台。在包装平台的工人再人工套网、装箱,打包。
公司品控部副部长黎勇告诉记者,公司有100多名员工,一天一人可以分级包装40箱,一天可以挣120来块钱(8小时),苹果分一级、二级、三级,每公斤的裸价(未装箱)在10元左右。苹果主要发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旺季(8~10月)可发货三五十吨。
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苹果智能分选设备是从法国引进吨,分选能力可达10吨/小时,冷库储藏量达2万吨,建成集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于一体的国际苹果分选加工线。
种植户年均增收达10万元左右
据理解,该公司目前在迤那、中水、黑石、牛棚建有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共计8000亩;并配套苹果气调库加工工厂1座,苹果气调库项目占地面积95.6亩,整体投资1.6亿元,现建有先进的苹果分选线一条,高标准贮藏冷库53间,实验室1座。
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为当地提供400余人的就业岗位,带领贫困务工人员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38户、异地搬迁就业68人,月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以上。目前,公司通过修建苹果气调库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贫困户在气调库进行分拣、包装等就业,带动贫困户务工人数有192人增收助脱贫。
该公司按照“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村社联建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政府整合资金投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营建,量化为村集体参与入股。所产生利润按照公司占股90%、农户占股8%、村集体占股2%分红。据测算,该公司海升苹果基地可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3万元以上,其他农户自主种植的户均年增收达10万元左右,可带动1668户7172人(其中贫困户155户人814人)增收致富。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肖桂来、李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