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预算管理10条”
如何管好用好全区人民的“钱袋子”?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日出台《关于深化区级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预算管理改革10条措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大刀阔斧地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维宣 摄
精简流程
大幅提高审核效率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财政资金管理也面临巨大压力,给财政部门带来了新的考验。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如何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黄埔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从审批流程精简开始。
尤其在评委受理环节上,对紧急重大的营建项目采用提前介入和“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
以黄埔区委党校新校区营建项目为例,在营建前,黄埔区评委中心便组建审核专项小组,采用“背靠背”的工作模式,设计、编制、评委同步进行。其中,项目预算送审核减1500万元,同时还完成了项目的查漏补缺,核查出26个漏项,核增1300万元。该项目仅用了20天便完成了项目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及审核工作,赢得了项目方的赞扬。
黄埔区市政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黄春娥深有同感。她表示,评委中心管理模式改革后,明显的感觉到项目评委进度加快,仅10月份就完成对其公司15单结算评委。“在第三方机构审核的项目,不再像以往等我们去催,而是主动迅速地联系我们,审核金额也及时告知,评委的争议问题,也有人跟进落实并协调解决,服务十分到位。”
黄埔区财政局在不断精简流程压缩时间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一到政策兑现高峰期,黄埔区科技局的办公室便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邹星梅便是其中的一名报账员。据她说,政策兑现的时候,通常是6、7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做流水线的工作,以前一项业务要贴十多二十页材料,十分繁琐。如今流程精简后,每个业务就只要三四页,减少了近八成的工作量,现在工作只要一两个人就够了。
“我们能够打造政策兑现高速公路,离不开财政局的帮助,以前非高峰期正常审批是3个工作日,现在压缩到2个工作日。有紧急支出的时候,还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随到随办,速办速结,最快当天可办结。”邹星梅说,新措施为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真正为他们减轻了重负。
赋予街道更大“财政自主权”
龙湖街100多个专项整合为19个
长期以来,街道经费项目多、金额小,所需新增支出需逐笔向政府申请,耗时较长。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任务也过于明细,与基层工作实际不相符,不利于街道工作的推进,急需改革。
为此,黄埔区财政局进一步明晰管理权责,在确保资金运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大专项”管理,由街道自主制定任务清单,赋予街道更大“财政自主权”。
此前,龙湖街便遇到这个问题。为了响应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精明、精致、精品”美丽黄埔的要求,龙湖街计划购买环保清洁车辆,加大对中新广州知识城环境保洁力度。但这一笔经费并不在预算中,如果按常规流程,向财政局申请,再由财政局审核拨放并结算,时间很长。但自从“财政自主权”下放到街道,同个专项资金可以调剂使用,街道用闲置资金自行购买,整个流程大幅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街道自主权没那么大,项目分得非常细,工作推进相对比较慢。现在将街道原有的100多个专项整合成为19个专项,专项内资金可自行审批,整个灵活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对街道的工作有很大帮助。”龙湖街道党政办主任林万千称赞道。
放权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但并不是“一放了之”。
“引导各部门及早研究谋划业务开展和年度预算安排,做到‘先谋事后要钱’是我们的目的。”财政局方面回应说。放权的同时也会结合管理实际,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安全、规范的配置和使用。
为此,黄埔区财政局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体系营建,计划打造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制定适用广泛的通用标准和具有领域行业特性的专用标准,更加准确地编制和审核部门预算。
先审绩效、再定额度
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接下来,政府所有收支将纳入预算并实施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整体化、公开化营建。推动部门整体绩效全闭环管理,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全面申报绩效目标,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并批复、公开。
据理解,事前绩效评估是黄埔区财政预算管理的一大特色。在预算编制环节,便引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开展事前绩效评委工作,将财政预算审核由过去审项目、审额度为主,转变为先审绩效、再定额度,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
截至2019年,该区共对140个项目开展事前评委,涉及项目申报金额48.13亿元,共核减资金8.52亿元,平均预算核减率为17.69%。
“评委结果直接用于预算编审,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使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黄埔区财政局财监绩效和会计监理处处长谢琳认为,发挥第三方机构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也是改革的一个重点,第三方评价的专业素质与评估立场会使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
“预算改革实际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倒逼政府转变职能,促进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将钱花在刀刃上。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瑞琪、缪璟 通讯员 徐洁芹、范敏玲、潘晓玲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