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美食:扶贫新“桥梁”
佛山扶贫进行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佛山顺德在行动。在刚刚过去的国家扶贫日,佛山获颁多项沉甸甸的荣誉。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佛山顺德企业家杨惠妍、何享健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实际上,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路上,顺德也进行了多项创新,例如产业扶贫、美食扶贫、就业扶贫等,其中美食扶贫通过与“粤菜师傅”工程相结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粤厨。顺德扶贫的好做法正随着无疆大爱一起传播到远山深处。
现状:顺德企业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
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经济发展迅速,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来自佛山顺德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杨惠妍及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荣誉主席何享健,分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美的集团和碧桂园同为顺德的500强企业,两名来自顺德的企业家获奖并非偶然。据理解,杨惠妍和父亲杨国强瞄准的是“教育扶贫”领域,2002年,他们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为贫困学子提供优质教育;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捐赠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累计帮扶贫困学生3148名。2016年首届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杨国强因在扶贫方面的贡献,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何享健对慈善、扶贫领域的奉献一直在延续。2013年,何享健出资5000万元发起成立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2017年,捐赠1亿股美的集团股权和20亿元现金,构成立体、可持续的慈善捐赠体系;捐赠3000万元用于凉山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实际使用支出1369万元,直接受益人群39658人;自1990年至今,何享健及和的慈善基金会为慈善事业捐赠金额累计近70亿元。
实际上,顺德企业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领域是顺德社会帮扶扎实推进的一个缩影。以今年“6·30”广东(顺德)扶贫济困日活动为例,目前已筹集用于顺德对口帮扶的善款1800多万元,其中美的集团向省扶贫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支持顺德用于凉山扶贫项目。顺德农商银行、顺德佛教协会分别各捐赠100万元专门用于对口凉山扶贫;区扶贫办、区扶贫开发协会发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捐赠125万元,在徐闻县、雷州市以及四川凉山州美姑县、金阳县、雷波县共举办5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
聚焦:顺德扶贫工作亮点频现
湛江雷州徐闻以及四川凉山美姑、雷波、金阳县是顺德区对口帮扶的地区。记者从顺德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理解到,自2016年5月以来,顺德区围绕省市脱贫攻坚目标,对口帮扶湛江雷州徐闻26个镇65个相对贫困村贫困户6687户,全面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基础设施营建”等八大扶贫工程,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598元标准,对口雷州徐闻合共脱贫19675人,脱贫率87%,顺利通过全省年度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获得“好”档次。今年,顺德区对口帮扶雷州徐闻帮扶资金由市级统筹,已落实每村100万元帮扶资金,合计6500万元。
产业扶贫结硕果。今年3月,乐从工作组联合雷州市喜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200万元共同建立1200亩产业基地——雷州市北和镇新家村种植产业基地,首期种植400亩番薯喜获丰收,销售产值240万元,利润100万元;陈村工作组帮扶的白沙镇黎郭村、东岭村和杨家镇土塘、宅湾、陈家五条村,共同与雷州市源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投入260多万元营建532亩的番薯基地也完成了首轮的收成。
这是顺德深入开展产业项目调研进行产业帮扶的生动实践。数据显示,今年8月,顺德全区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870万元,启动产业帮扶项目178个,已见成效的项目166个,做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从2017年6月起,顺德区负责对口扶贫协作四川凉山美姑、雷波、金阳县三个国家贫困县。根据佛山市的统筹安排,将顺德产业优势和三个对口县实际相结合,以产业帮扶和劳务输出为主抓手,深入扎实推动对口扶贫协作各项工作,助力凉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劳务协作为例,今年上半年已安排627名有劳动力贫困户到顺德就业并做好稳岗工作。至今年8月,顺德区已接收凉山务工人员2335人,通过“因人定岗”等方式,有力推动凉山务工人员转移就业。
特写:美食扶贫助凉山学员创业
前段时间,顺德原创微电影《木嘎是块料》引起关注,这部微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四川凉山的一名年轻人木嘎怀揣着厨师梦,到顺德厨师学院免费学厨艺、成长的故事,传递了顺德厨艺“粗料精造”的理念,展现了顺德把打造“粤菜师傅”工程与精准扶贫、对口协助帮扶相结合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顺德携手凉山奔小康的担当作为。
据理解,顺德依托顺德厨师学院,设置“精准扶贫定向班”,吸收对口帮扶地市(县)的贫困人员到顺德接受为期3~6个月的免费厨艺培训,帮助学员获得名店带薪实习或自主创业支持,促进了贫困人员就业创业。
来自四川凉山州金阳县的王荣虎就是“精准扶贫定向班”的一名学员,如今学成回乡的他回到老家开了一家餐饮店。在来顺德求学前,王荣虎曾开了一家小餐馆,但经营一直不温不火,这让他有点苦恼。王荣虎说,当得知有这样一个免费学厨的机会时,他立即报名并“尝了头啖汤”。
成立于2018年6月的顺德厨师学院,一直致力于“美食脱贫”工作,“一人学厨,全家脱贫”。来到厨师学院后,对学院给他们提供的良好学习条件,王荣虎一直心存感激。如今回到家乡的王荣虎把在顺德所学与家乡食材相结合,其经营的餐馆吸引了众多的食客。
与王荣虎一样,越来越多的凉山学员走出大凉山,在顺德学厨后返回家乡营建家乡。顺德厨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甘慕仪介绍,顺德厨师学院成立后,面向顺德在省内对口帮扶的雷州市、徐闻市、云浮市,设立“厨师精准扶贫中高职衔接协同培养定向班”(38人)以及“厨师精准扶贫定向班”(20人)。今年4月,“精准扶贫厨师培训”扩大至顺德对口帮扶的四川凉山金阳、美姑、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