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幽螺,中医分三型

网络 2019年08月29日 16:54

脾胃湿热 脾胃衰弱 寒热错杂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 张声生

本报记者 水 欣

在西医概念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细菌导致的疾病,该病与缓慢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安排淋巴瘤的发作、开展密切相关。所以,除幽螺成了首要途径。但这或许导致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添加,铲除率逐步下降,不少患者重复医治却仍是复发。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表明,近年来,中医药加入到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部队中,经过中西医整合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医以为,幽门螺杆菌属“邪气”领域,是一种外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行干”,人之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除了外邪侵扰,还与本身正气缺乏有关。特别脾胃衰弱时,简单引邪入体。

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况有轻有重,发病症状也不同。整体来说分两种:一种是人感知不到的,没有发病症状的;另一种是能感知到的,比方胃脘部不舒服、反酸、厌恶、胃痛,但抽象表现为消化不良。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否有必要把它“斩草除根”?这一点现在有争议。有些观念主张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应该铲除,也有观念以为,感染后没有不良症状,铲除进程或许导致病菌发生耐药性而无法铲除,因小失大。中医以为,要依据患者个人状况,辨证看待。一般,假如患者胃部常常不适,有清晰胃黏膜溃烂、胃溃疡、活动性胃炎、宗族胃癌史,或许有淋巴瘤以及不明原因的贫血,才主张铲除。

比较纯西医医治,中西医结合对治幽螺更有优势。已有研讨证明,某些中药以及含中药的黏膜保护剂有抑菌或杀菌效果,并且对耐药菌株也有杀灭效果。中药辅佐医治有三种计划:

第一种是在西药运用前,用中药调度改进机体的内环境和症状,让机体处于较好状况,进步幽门螺杆菌铲除率。

第二种是和西药一起运用,既可以进步铲除率,又能削减医治的副效果,削减抗生素用量。

第三种是西药医治后运用,对患有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中医疗法更重视改进幽门螺杆菌患者全身的症状,以进步患者日子质量。

“扶正祛邪是中医医治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根本治则”。张声生说,依据其虚、实分治,实则泻之,虚者补之,真假搀杂者补泻并用。实者以湿热为主,祛邪重在清热祛湿;虚者以脾虚为主,扶正重在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具体来说,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首要分三个证型。

脾胃湿热证。有上腹痞满或痛苦,口干或口苦主症;次症为口干、不思饮水、胃口减退、厌恶吐逆、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医治应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可选用连朴饮:厚朴10克、黄连5克、石菖蒲10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10克、栀子10克、芦根15克。

脾胃衰弱(寒)证。有上腹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主症;次症为口吐清水、胃口减退、疲倦、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且边有齿痕、苔白。医治应健脾益气、和胃安中,可选用香砂六正人汤: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10克、法半夏9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寒热错杂证。有上腹痞满或痛苦,遇冷加剧、口干、口苦主症;次症为胃口减退、厌恶吐逆、肠鸣、大便稀溏、舌淡、苔黄。医治应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可选用半夏泻心汤:法半夏9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党参15克、大枣6克。▲

趣生活©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幽门 螺杆 脾胃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