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报污染源超2.4万个
广州正在对全市污染源展开拉网式全掩盖查看,记者昨日从市河长办得悉,到3月15日,全市已展开污染源数据上报作业的村(居)数为2681个,占全市村(居)总数的98.42%,上报污染源数据总数为24270个。
市河长办要求各区4月10日前完结第一轮污染源上报、整治及销号等作业。而近年广州治水作业方针是:力求今年底前,各区根本消除黑臭河涌;2020年,各区全面歼灭黑臭水体。为此,广州市河长办安排各相关单位建立专项查看小组,分批分组分类对各区污染源状况进行专项监察,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市河监
银河、越秀100%完结整治销号
市河长办要求全市各村(居)对辖区内的污染源展开拉网式全掩盖查看,全面摸清辖内污染源底数,并提交许诺摸查效果实在牢靠的许诺函。一起逐步推动污染源整治销号作业。
到3月15日,全市已展开污染源数据上报作业的村(居)数为2681个,占全市村(居)总数的98.42%;村(居)上报污染源数据总数为24270个。到3月15日,黄埔区有1个镇(街)共2个村(居)未交齐许诺函;银河区有1个镇(街)共4个村(居)未交齐许诺函。
在整治销号完结方面,到3月15日,第一轮整治销号使命完结率在前三名的区别别是:银河区、越秀区、增城区,完结率分别是100%、100%和90.31%;排名倒数前三位的区则是荔湾区、番禺区和南沙区,完结率分别是1.01%、22.69%和23.18%。
新塘镇17个村(居)污染源漏报率达100%
市河长办还对一些区的源头减污挂图作战作业进行查看。其间,2019年2月27日至3月7日,市河长办专项作业小组对增城区新塘镇污染源(“散乱污”场所、临河违建、废物黑点、排水口、水体、禽畜饲养)摸查上报状况进行查看,发现大部分村(居)未执行挂图及布置相关作业,作业展开严峻滞后。
已完结核对的31个村(居)中,发现污染源606个,但在“广州河长办APP”上报的污染源仅有44个,漏报率达92.74%。其间大墩村等17个村(居)的漏报率均为100%。如市河长办查看中发现在增城区新塘镇坭紫村坭紫燃气便民服务部斜对面的一家无名厂房库房,污水直排边沟边渠,水质发黑发臭;而该厂房无营业执照,无排污、排水许可证,无预处理设备。
漏报、误报、瞒报将被批判及督办
25日,市河长安排人员对番禺区部分河涌污染源状况巡查监察。记者跟从采访中发现,番禺区河涌两岸高脚屋河景房等前史违建十分遍及。尤其是坐落石碁镇前锋涌流经的前锋村,沿涌违建一侧有2公里,两边大约4公里左右,站在桥头一眼望去,一河两岸沦为水上民居和水上库房,河涌两岸绝大部分都被用作住所、饭馆等。
前锋涌村级河长吴炎荣在电话里对记者表明,据其了解,前锋涌现在有500多户违建,政府也一向在跟乡民洽谈撤除,但由于前史遗留问题,部分涌边房子是持有宅基地证的,如要拆迁,就必须谈好安顿问题,这方面会依据市和区的一致布置持续推动。至于乡民排污的问题, 吴炎荣表明这源于乡民多年来的习气,村委会加大力度做好乡民认识教育和河道保洁作业。
市河长办负责人表明,源头减污挂图作战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市河长办要求,各区在2019年4月10日前完结第一轮污染源上报、整治及销号等作业。一起将随机对村(居)进行现场查看,要点查看漏报、误报、瞒报的污染源信息;对漏报占比不合格的区、镇(街)、村(居)将予以批判及督办告诉。此外,市河长办定时复查,对限期内未完结整治或整治不合格的,由水政法律组织展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