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别离第一个非洲猪瘟病毒毒株
当地时间3月22日,《新发病原体与感染》在线宣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讨生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的最新效果,他们成功别离出我国榜首个非洲猪瘟病毒毒株(Pig/HLJ/18)。
据悉,该实验室已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盛行病学方面获得系列发展。该实验室对别离出的我国榜首株ASFV的感染性、致病力和传达才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体系的研讨,并建立了动物感染模型;开始阐明晰我国ASFV盛行毒株的基因组特色和进化联系,为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有用防控供给了重要科学依据,为检测技能和防治疫苗研制奠定了根底。
研讨人员使用2018年9月3日黑龙江省佳木斯疫情发病猪样品,接种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成功别离出Pig/HLJ/18。
研讨组给不带任何病原的猪肌注接种不同剂量Pig/HLJ/18后,2~3天血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3~4天呈现发热等症状,4~5天口腔及肛拭子样品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10天内接种猪悉数发病逝世;病死猪剖检一般表现为急性出血性改变,部分脾脏极度肿大,难以与其他急性出血性疾病差异。
并且,一切发病逝世猪体内均可检测到高水平ASFV载量。
以上研讨结果证明,我国ASFV盛行病毒株感染猪能引起高度急性病程,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和传染性。
(责任编辑:孙欢)